遵從本心的選擇
一溪流水,一陣清風,獨臥閑花落榻,捧一盞清茶,且聽風吟。面對城市的喧囂,為何要逼迫自己沉淪其中,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陶淵明在彭澤令上不慫小人嘴臉,不肯為五斗米折腰,紗帽一掛,皂靴一脫,一曲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仰天大笑直奔南山而去,采菊東籬,對飲南山,荷鋤月下,悠哉游哉;也有彭湃放棄浮世萬千繁華,棄了錦衣玉食、錦繡前程,舍了那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在國難當頭挽狂瀾于既側扶大廈于將傾,不論是隱居于世還是孤身入浮華,都是一種選擇。
“置你于危崖,你卻饋人間以芬芳?!睆埞鹈愤x擇扎根深山,改變了山區(qū)女孩的命運,“七一勛章”和“感動中國人物”這樣的榮譽似乎并沒有改變張桂梅的生活,她瘦小的身軀如同一棵參天大樹,深深的扎根在山區(qū),她創(chuàng)辦華坪女高招收山區(qū)女孩,為了改變她們的命運,她讓她們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嘔心瀝血,為山區(qū)女孩兒托起夢想的翅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范跑跑”在受到大眾的譴責,危難之際棄學生于不顧,還大肆宣揚自己的做法,他的一念之差改變了他的未來,張桂梅之于范美忠,就是月光之于熒光,用自己瘦弱的身軀鋪就起通往光明未來的路。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袁隆平選擇投身水稻研究,改變了全中國的溫飽問題,上個世紀60年代初,一場席卷全國的饑荒讓袁隆平決定研究水稻,他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終于在1970年取得突破進展,他沒有獨自研究,反而與周邊國家有關單位共同研究,1973年我國雜交水稻產量提升了3倍,袁隆平的名字在國內外廣泛傳播,但鮮花和掌聲并沒有讓袁老停下腳步,他依然在田間奮斗,袁隆平的選擇讓中國人不再為吃飯發(fā)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濒斞赶壬鷹夅t(yī)從文,改變了中國人麻木的靈魂,在仙臺學醫(yī)時,他清楚的看到了中國人的麻木和冷漠,學醫(yī)救不了中國,他果斷從文,以筆為槍,破除中國人思想的屏障,向封建社會發(fā)出最猛烈的挑戰(zhàn),這就是魯迅,他發(fā)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司馬遷有言:“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盡然是販夫走卒亦或是王侯將相都有自己的選擇,只有無愧于心、無愧于己,方能綻放人生華彩。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絡轉載或網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