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shù)學語文英語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其他專題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一高二高三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一高二高三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一高二高三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一高二高三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一高二高三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一高二高三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一高二高三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一高二高三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一高二高三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一高二高三
首頁 > 高中答案網(wǎng) > 高中三年級答案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海安高級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2019屆三校聯(lián)考高三語文試題及答案

時間:2018-12-18 09:12:11來源:網(wǎng)絡整理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海安高級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2019屆三校聯(lián)考高三語文試題及答案已經(jīng)整理完成了,需要參考借鑒的伙伴來看看QMs答案圈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海安高級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2019屆三校聯(lián)考高三語文試題及答案QMs答案圈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海安高級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2019屆三校聯(lián)考高三語文試題及答案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海安高級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2019屆三校聯(lián)考QMs答案圈

一、語言文字運用QMs答案圈

1.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QMs答案圈

與眾多歐西事物的“遷地弗良”不同,文學史這一著述形式進入中國以后,很快便__  ,而今已經(jīng)變得枝繁葉茂。歐洲十九世紀興盛一時的文學史,在十九世紀末遭遇了來自審美主義的       ;二十世紀中葉,在美國學院占據(jù)主流的“新批評”更是公然拒絕文學史;盡管后來隨著文學社會學、接受美學、新歷史主義等研究路徑的展開,文學史一度有復興之勢,但對這一學科進行理論反思的聲音,一直       。QMs答案圈

A. 落地生根 置疑 不絕如縷QMs答案圈

B. 入鄉(xiāng)隨俗 質(zhì)疑 若隱若現(xiàn)QMs答案圈

C. 落地生根 質(zhì)疑 不絕如縷QMs答案圈

D. 入鄉(xiāng)隨俗 置疑 若隱若現(xiàn)QMs答案圈

【答案】CQMs答案圈

【解析】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落地生根:比喻長期安家落戶或切切實實、一心一意地做好所從事的工作。入鄉(xiāng)隨俗:是指到一個地方,就順從當?shù)氐牧曀?,這個成語常形容外鄉(xiāng)人尊重、適應和主動融入當?shù)仫L俗文化。本題所給文段說文學史進入中國,如今已經(jīng)“枝繁葉茂”,用“落地生根”恰當。質(zhì)疑:提出疑問。置疑:懷疑,多用于否定句。文中不是否定句,用“質(zhì)疑”正確。不絕如縷:像細線一樣連著,形容形勢危急或者聲音細微悠長。若隱若現(xiàn),強調(diào)的是模糊、不清楚。文中用“不絕如縷”恰當。故此題答案應為A項。QMs答案圈

點睛:本題考查近義詞辨析的能力。辨析近義詞的基本原則是同中求異,具體方法:從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兩方面;從詞的意義方面辨析,包括詞義的范圍大小、詞義的側(cè)重點、詞義的輕重、詞義的具體與概括等方面;從運用上辨析,包括習慣搭配、詞性和句法功能、適用的對象等。QMs答案圈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組是QMs答案圈

A. 為促進廣大同學自覺養(yǎng)成文明排隊、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規(guī)則,現(xiàn)長期面向全校招募食堂引導志愿者。QMs答案圈

B. 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準備設立一個信息共享平臺,以便成員單位及時應對并了解在抵抗山區(qū)生態(tài)災害時可能遇到的危險。QMs答案圈

C. 專家表示,我國房地產(chǎn)今后一段時間還將保持穩(wěn)健發(fā)展的勢頭,仍是國人投資、抵御通脹的主要手段。QMs答案圈

D. 歷史上看,現(xiàn)代西方人是羅馬文化與基督教文化的直接后裔,跟古希臘文化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但是他們甘愿宣稱自己是希臘文化之子。QMs答案圈

【答案】DQMs答案圈

【解析】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語病的能力。A項,“養(yǎng)成文明排隊、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規(guī)則”成分殘缺,應改為“養(yǎng)成文明排隊、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規(guī)則的習慣”;B項,“及時應對并了解”語序不當,應改為“及時了解并應對”;C項,“房地產(chǎn)……仍是國人投資、抵御通脹的主要手段”搭配不當,可在“仍是國人投資、抵御通脹的主要手段”前加上“投資房地產(chǎn)”。QMs答案圈

3.學校舉辦對聯(lián)展覽,下面是某學生收集的四副對聯(lián),對聯(lián)與人物對應最恰當?shù)囊豁検?span style="display:none">QMs答案圈

著作最謹嚴,豈徒中國小說史;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QMs答案圈

狂到世人皆欲殺,醉來天子不能呼。QMs答案圈

世事洞明皆兒女情事,人情練達即釋道真理。QMs答案圈

功名事業(yè)清流山,道德文章豐樂亭。QMs答案圈

A. 老舍  李白  曹雪芹  韓愈QMs答案圈

B. 魯迅  李白  曹雪芹  歐陽修QMs答案圈

C. 魯迅  柳永  莊子   歐陽修QMs答案圈

D. 老舍  柳永  莊子    韓愈QMs答案圈

【答案】BQMs答案圈

【解析】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①中國小說史,指的是魯迅先生的作品《中國小說史略》,“莫作空頭文學家”本是魯迅先生留下的遺言,根據(jù)這些信息可知此聯(lián)寫的是魯迅先生。②下聯(lián)出自《飲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庇纱丝芍寺?lián)寫的是李白;③“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是《紅樓夢》中寧國府上房內(nèi)聯(lián)語,根據(jù)這一信息,可知此聯(lián)寫的是曹雪芹;④《豐樂亭記》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根據(jù)這一信息可知此聯(lián)寫的是歐陽修。故此題答案應為B項。QMs答案圈

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span style="display:none">QMs答案圈

頗有意味的是,     。因而這次烏鎮(zhèn)大劇院上演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對于當下的我們有特殊的意義。QMs答案圈

①今天,在“80 后”以降的女青年那里QMs答案圈

②他們常常引用這句話以標榜自己的個性QMs答案圈

③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奧涅金曾經(jīng)被一些知識分子引為同道QMs答案圈

④“誰生活過,思想過,誰就不能不在靈魂深處厭倦人群”QMs答案圈

⑤奧涅金甚至被喚作“渣男”QMs答案圈

⑥這兩極的態(tài)度映襯出時代價值觀的巨大分野QMs答案圈

A. ③④②①⑤⑥    B. ⑥③④②①⑤    C. ⑥①⑤③④②    D. ①⑤③②④⑥QMs答案圈

【答案】AQMs答案圈

【解析】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所給的六個句子可分為兩組,一組為②③④,對葉甫蓋尼?奧涅金這一形象持贊成的態(tài)度,另一組為①⑤,對葉甫蓋尼?奧涅金這一形象持否定的態(tài)度。②“這句話”指④,據(jù)此可確定④②的順序,可排除D項。⑥“這兩極的態(tài)度”是對上文的總結(jié),應放在最后,據(jù)此就可確定答案為A項。QMs答案圈

5.下列交際用語使用不得體的一項是QMs答案圈

A. 近日拜讀了您的大作,我心中有了一種醍醐灌頂之感。QMs答案圈

B. 歡迎各位高朋,請大家盡快入座,演出馬上開始。QMs答案圈

C. 仁兄初次蒞臨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還望海涵。QMs答案圈

D. 你發(fā)給我的文章我已經(jīng)看了,并潤色了其中的一些段落。QMs答案圈

【答案】DQMs答案圈

【解析】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A項,大作:稱人作品的敬詞,使用得體。B項,高朋:高貴的朋友,對賓客的敬稱。使用得體。C項,蒞臨:來到,來臨,光臨,敬辭。舍下:謙詞,指自己的家。海涵:多用作請人原諒之辭。這三個詞語的使用均得體。D項,潤色:修飾文字,使有文采。一般不帶賓語,并且“我已經(jīng)看了”屬口語,“潤色”傾向于書面語,語體色彩不一致。故此題答案為D項。QMs答案圈

二、文言文閱讀QMs答案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QMs答案圈

再上龔舍人書QMs答案圈

王安石QMs答案圈

安撫舍人閣下:前日所與某言者,不過欲計校倉廩,誘民出粟,以紓百姓一時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謂也。愿畢其說,閣下其擇焉。QMs答案圈

某嘗聞善為天下計者,必建長久之策,興大來之功。當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謂茍且一時之利,以邀淺鮮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時之常有也。倉廩財用者,國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見其能濟焉,甚非治國養(yǎng)民之術也。QMs答案圈

伏自慶歷以來,南北饑饉相繼,朝廷大臣,中外智謀之士,莫不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術不過發(fā)常平、斂富民,為饘粥之養(yǎng),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給無數(shù)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無救患之實者也。昔者梁惠王嘗移粟以救饑饉,孟子論而非之,所謂“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QMs答案圈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謂極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無凍餒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儲蓄之備也。某歷觀古者以還,治日常少,而亂日多。今宋興百有馀年,四境之遠者至萬馀里,其間可桑之野,民盡居之,可謂至大至庶矣。此誠曠世不可逢之嘉會,而賢者有為之時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時講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興起太平,而一切惟務茍且,見患而后慮,見災而后救。此傳所謂“轂既破碎,乃大其輻。事已敗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QMs答案圈

某于閣下無一日之好,論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閣下之來,以說干閣下再矣。某固非茍有覬于閣下者也。某嘗謂大丈夫有學術才謀者,?;紩r之不遭也;既遭其時,患言之不用也。今閣下勢在朝廷,不可謂時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謂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屢干于左右者,以此。閣下其亮之。某再拜。QMs答案圈

(選自《王文公文集》,有刪改)QMs答案圈

6. 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QMs答案圈

A. 愿畢其說,閣下其擇焉       畢:全部QMs答案圈

B.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本來,原本QMs答案圈

C. 可謂至大至庶矣             庶:眾,眾多QMs答案圈

D. 以說干閣下再矣             干:求QMs答案圈

7.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QMs答案圈

A. 倉廩,文中指倉庫中的糧食,古代倉廩是儲藏糧食的倉庫。QMs答案圈

B. 糟糠,文中指共患難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QMs答案圈

C. 五帝,我國上古神話中的五個部落首領,黃帝是其中之一。QMs答案圈

D. 轂輻,我國古代車輛的兩個構(gòu)件,轂是車輪中心的圓木。QMs答案圈

8.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QMs答案圈

①當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謂茍且一時之利,以邀淺鮮之功而已。QMs答案圈

②某嘗謂大丈夫有學術才謀者,?;紩r之不遭也;既遭其時,患言之不用也。QMs答案圈

9. 請概括王安石寫作本文的原因。QMs答案圈

【答案】6. B    7. BQMs答案圈

8. ①當今士人,浸潤于仁德之中,不是要為國家興一時之利,并借此求取淺小的功勞。QMs答案圈

②我認為,有才學的大丈夫經(jīng)常擔憂的是遭遇不好的時代,遭遇好的時代以后,又擔憂自己不被重用。QMs答案圈

9. 國家經(jīng)常出現(xiàn)災情;目前國家應對災情的辦法只是一時權(quán)宜之法,不是長遠之法;現(xiàn)在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好時代;龔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QMs答案圈

【解析】QMs答案圈

【6題詳解】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現(xiàn)象比較多,所以答題時一定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結(jié)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系來推斷實詞的含義。本題把所給選項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會發(fā)現(xiàn),B項,“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意思是“我推測救活的人百不及一”,“原”應為“推測”的意思。QMs答案圈

點睛:該考點包含著三個方面的要素:一是這些文言實詞是中學生常見的實詞,而不是生僻難懂的;二是這些文言實詞的含義是在上下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而不是脫離上下文的字典含義;三是對于這些實詞的語境意義要理解,而不是識記那些僵死的概念。從這幾年的高考試題看,古今異義、一詞多義更為命題者青睞,所以答題時一定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結(jié)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系來推斷實詞的含義。QMs答案圈

【7題詳解】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古代文化常識,從近年高考來看,常考的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nèi)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B項,“文中指共患難的妻子”不正確。文中“出糟糠之馀”意思是“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類粗食”,“糟糠”是指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QMs答案圈

【8題詳解】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①“涵濡盛德”,浸潤于仁德之中;“茍且”,只顧眼前,得過且過;“茍且一時之利”,指興一時之利;“邀”,求?。弧皽\鮮”,淺小的。②“某”,我;“胃”,認為;“大丈夫有學術才謀者”,定語后置句,有才學的大丈夫;“患”,擔憂;“遇”,遭遇;“其”,那;“其時”,指好的時代;“用”,被重用。QMs答案圈

【9題詳解】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信息概括文章要點的能力。解答時可通讀全文,按題干要求找到答題區(qū)間,然后篩選相關信息,概括答案。文章由五個自然段構(gòu)成,第一段是總述,余下四個自然段闡明了寫本文的原由。第二段說“夫水旱者,天時之常有也”,現(xiàn)有儲備不足以救助百姓;第三段說“發(fā)常平、斂富民,為饘粥之養(yǎng),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給無數(shù)之民”這樣的救助辦法“無救患之實”,不是長遠之計;第四段說“今宋興百有馀年”“可謂至大至庶矣。此誠曠世不可逢之嘉會,而賢者有為之時也”,表明現(xiàn)在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好時代;第五段說龔舍人“勢在朝廷,不可謂時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謂言不用矣”,居于高位,可以起到作用。根據(jù)這些信息就可以得到本題答案。QMs答案圈

參考譯文:QMs答案圈

安撫舍人閣下:您前天跟我講的,不過想計算比較倉庫儲量多少,勸說富民獻出糧食,來解除百姓一時的匱乏。我想要說的,不是這方面的意思。我愿把意思說完,請您選擇些許有用的。QMs答案圈

我曾經(jīng)聽說善于謀劃天下大事的人,必定會設置長久的計策,創(chuàng)立非常的功業(yè)。當今士人,浸潤于仁德之中,不是要為國家興一時之利,并借此求取淺小的功勞。水旱災害是常有的事,倉儲財用國家經(jīng)常不充足。用不充足的財用來抵御經(jīng)常發(fā)生的水旱災害,沒有見到它能救助多少,絕對不是治理國家、養(yǎng)育百姓的方法。QMs答案圈

自從慶歷以來,南北饑荒相連,朝廷大臣、朝野間富有智謀之人無不哀憐,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餓死,都在考慮讓他們生存下去的辦法。他們的方法不過是發(fā)放常平倉的糧食,向富戶募捐,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類粗食,以有限的糧食供給無數(shù)的災民。我推測救活的人百不及一,而餓死者已經(jīng)白骨遍野了。這只造就了給人恩惠的美名,而沒有取得救人禍難的實際效果。QMs答案圈

從前,梁惠王曾經(jīng)調(diào)撥糧食來救饑荒,孟子評論反對這種做法。正是所謂“只有良善的心愿,不足以治理國家;只有好的辦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至于治理國家不遵循先王之道,就是單純依靠良善的心愿、好的辦法而不能將之結(jié)合起來的辦法。況且五帝、三王之時,可以稱得上極其繁盛興隆了,也不能保證年年豐收而沒有水旱災害。然而沒有受凍挨餓的百姓,什么原因呢?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儲藏的防備。QMs答案圈

我遍觀遠古以來,太平之日少有,而混亂之日頗多。而今大宋建國已經(jīng)一百多年,百姓不知道有戰(zhàn)爭,四方邊境最遠的達到萬余里,其間可以耕種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稱得上最廣大、最富庶了。這確實是世所未有的好時機,賢能的人有所作為的時代?,F(xiàn)在朝廷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時講求治理國家的辦法,考慮富裕百姓、改善風俗的良策,來創(chuàng)立太平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顧眼前的事,見到禍患再思考解決辦法,見到災害再考慮拯救措施,這正是《傳》所言“車轂已經(jīng)破碎,才增大車輻;事情已經(jīng)不成,再大聲嘆息”,這樣有益嗎?QMs答案圈

我與您過去不太熟識,若論相知程度,確實太不親近了。但自從您到來,已經(jīng)兩次麻煩您向您請教意見了。我對您并沒什么個人企圖。我曾經(jīng)說過,有學問技藝才能謀略的大丈夫,常常憂慮生不逢時,已經(jīng)遇上明時,又憂慮其言辭不被采用。而今您在朝廷有權(quán)力,不能說不逢時;處于可以建言獻策的位置,不能說言辭得不到采用。只是您沒有做而已。我有所感受而情緒激動,屢次向您建言,正因為此。請您明鑒。王安石再拜。QMs答案圈

三、古詩詞鑒賞QMs答案圈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下列小題。QMs答案圈

次韻柳子玉《過陳絕糧》二首其一①QMs答案圈

蘇軾QMs答案圈

如我自觀猶可厭,非君誰復肯相尋。QMs答案圈

圖書②跌宕悲年老,燈火青熒語夜深。QMs答案圈

早歲便懷齊物③志,微官敢有濟時心。QMs答案圈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聽秋濤萬鼓音。QMs答案圈

注:①熙寧四年,柳子玉謫官壽春,舟過陳州,以詩贈子由,蘇軾與蘇轍均在陳州,于是蘇氏兄弟均步柳詩原韻分別作詩回贈。本詩就是蘇軾回贈柳子玉的兩詩中的一首。②圖書:本指書籍圖譜等文獻。這里指文章。③齊物:整頓,使物齊整。QMs答案圈

10. 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蘇、柳之間感情之深,結(jié)合這首詩分析。QMs答案圈

11. 請賞析尾句“一聽秋濤萬鼓音”的妙處。QMs答案圈

【答案】10. 蘇人生不得意的時候,柳卻肯主動尋訪(如我自觀猶可厭,非君誰復肯相尋)。兩人惺惺相惜,相談良久(燈火青熒語夜深)。蘇對柳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圖書跌宕悲年老、早歲便懷齊物志,微官敢有濟時心)。蘇對柳“南行千里”深表憂慮(南行千里何事成)。蘇為柳壯行鼓氣(一聽秋濤萬鼓音)。QMs答案圈

11. 補充交代柳子玉尋訪的時節(jié)。比喻,表現(xiàn)了秋天風水相激的壯美。以景結(jié)情(寓情于景),表達對柳子玉遠行的鼓勵和祝福。QMs答案圈

四、名句名篇默寫QMs答案圈

12.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QMs答案圈

(1)總角之宴,言笑晏晏。___,不思其反。(《詩經(jīng)·衛(wèi)風·氓》)QMs答案圈

(2)夫列子御風而行,____,旬有五日而后返。(莊子《逍遙游》)QMs答案圈

(3)____,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QMs答案圈

(4)____,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QMs答案圈

(5)邊庭流血成海水,____。(杜甫《兵車行》)QMs答案圈

(6)____,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QMs答案圈

(7)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____。(蘇軾《定風波》)QMs答案圈

(8)冷眼向洋看世界,____。(毛澤東《七律·登廬山》)QMs答案圈

【答案】    (1). 信誓旦旦    (2). 泠然善也    (3). 士不可以不弘毅    (4). 路曼曼其修遠兮    (5). 武皇開邊意未已   (6).  海上生明月    (7). 一蓑煙雨任平生    (8). 熱風吹雨灑江天QMs答案圈

【解析】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能力,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寫的題型,解答時既要注意所給句子的出處及作者,還要注意題干中給出的上句或下句,仔細回憶自己背誦的相關內(nèi)容,準確書寫出答案。本題還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確寫法:誓、旦、泠、弘、毅、武、已、蓑、灑。QMs答案圈

五、現(xiàn)代文閱讀(一)QMs答案圈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題。QMs答案圈

清水里的刀子(節(jié)選)QMs答案圈

石舒清QMs答案圈

①四十日①的前三天,晨光給高高的樹梢上淡淡地涂了一抹金色。無數(shù)的麻雀在巨大的樹冠里異常激越地吵著,讓人的心里蕩開一粼一粼很溫馨的銀波。馬子善老人正在離樹冠較近的高房子里精心的粘《古蘭經(jīng)》,經(jīng)典歷時久了,紙質(zhì)已經(jīng)泛黃,而且輕若鴻毛,但上面的字跡卻似愈加清晰。QMs答案圈

②突然耶爾古拜跑上來有些焦灼地說,老牛吃也不吃了,喝也不喝了,昨夜里放在槽里的清水與鮮草原模原樣地放著。馬子善老人的心強烈地一動,匆匆隨兒子來到了牛棚。牛棚里很干凈,有著一種令人感動的牛糞氣息。牛安靜端莊地站在那里像一個穿越了時空明澈了一切的老人。它依然在不緩不疾、津津有味地反芻著,它平靜淡泊的目光好像是看見了什么,又像是什么也無意看。它的肚子明顯有些癟。QMs答案圈

③大,你看,這水,它一口都沒喝,還有草,都沒吃。兒子有些焦灼地說,大,是不是……他知道兒子要說什么,他的鼻腔深處強烈地一酸,喉頭處像硬硬地梗了一個什么硬物,他覺得自己的淚水帶著一股溫熱迅疾地流下來了,他連忙轉(zhuǎn)過頭,有些踉蹌地疾疾地走了出來。終于嗚嗚咽咽地哭出來了,心像一個大海那樣激情難抑,心里滿滿地都是感動。他覺得有些罪過,把這么了不起的一個生命竟忽略了,竟像畜生那樣役使了它幾十年。想起犁地時候他打在它背上的鞭子,他覺得愧疚而難過,如果誰用鞭子打他相同的數(shù)量以示懲罰,他一定會很樂意很感激的。還想起一件事來,那就是牛一邊拉著犁走一邊揚起尾巴拉糞,當時覺得沒什么,漸漸就覺得這真是過于殘忍了,我們?nèi)诉B一個拉糞的機會都不會給它,在它拉糞的時候我們還不放過它,還在役使它——哪里知道它竟是這樣一個高貴的生命!QMs答案圈

④馬子善老人又想起記得老人們都講過的,說牛這樣的生命是大牲,如果舉念端正,把牛能用到好路上,那么,這頭牛在獻出自己的生命之前,會在飲它的清水里看到與自己有關的那把刀子,自此就不吃不喝了。顯然,這頭不吃不喝的老牛是看到自己的那把刀子了,就在它面前的那盆清水里看見了。馬子善老人真切地覺到一種難言的強烈的震動,他那樣不能自禁地要為此流一些眼淚。QMs答案圈

⑤過了一天,過了兩天,牛還是不吃,牛肚子觸目驚心地癟了下去。但牛依舊靜靜地立著,雙眼微閉,依舊在輕輕地反芻著。沒有什么可以質(zhì)疑的了。這了不起的生命,它竟然這樣的韜光隱晦,竟為人役使地度過了自己艱辛的一生。馬子善老人心里有了一種驅(qū)之不散的肅穆。只要他一閉眼,在他內(nèi)部的視野里,就有一盆清得讓人像漣漪那樣微微顫栗的水,在這水里,慢慢就會生出一把世所罕見的刀子,在清水的深處像一種暗藏的秘密那樣不斷地向你閃悠著銀光。馬子善老人感恩地點著自己的頭,淚水在他的臉上流著,他喃喃說,你比我強,你知道你的死,可是我不知道。他記得老人們講過,像牛這樣的大牲,看到清水里的刀子后,就不再吃喝,為的是讓自己有一個清潔的內(nèi)里,然后清清潔潔地歸去。原來是這樣的一種生命!這兩天里,飛散的麻雀又聚在樹梢上了,馬子善老人把翻閱破了的經(jīng)典精心粘好,放在桌面上,大大的玻璃窗上,陽光照進來,像金子那樣的陽光落在大大的桌面上,落在攤開的古老的經(jīng)典上。QMs答案圈

⑥明天就是四十祀日了。QMs答案圈

⑦夜里星星密綴了天空,使整個天空顯得沉甸甸的。沒有風,偶或撞到極細微的一絲,倒給人一種擔心與警覺。夜深的時候,馬子善老人頂著滿天星光悄然鉆到牛棚里去,直到寺里喊邦克②時才鉆出來,他的臉有些蒼白。耶爾古拜已經(jīng)起來掃院子了。馬子善老人對他說,家里的事你看著弄吧,我去縣上買些調(diào)料之類的東西。QMs答案圈

⑧一直到日落,他才回來,他的臉有些蒼白,他先到牛棚里轉(zhuǎn)了一圈,然后他像是下了一個決心,他走進門里去了,但是他很快站住了,他看見一個碩大的牛頭在院子里放著,牛頭正向著他,他不知道牛的后半個身子哪里去了。他覺得這牛是在一個難以言說的地方藏著,而只是將頭探了出來,一臉的平靜與寬容,眼睛像波瀾不興的湖水那樣睜著,嘴唇若不是耷在地上,一定還要靜靜地反芻的。QMs答案圈

⑨他有些驚愕,他從來沒見過這么一張顏面如生的死者的臉。QMs答案圈

【注】①四十日:亡人安葬后第四十天忌日。此前,馬子善老人的老伴去世,要在四十日殺牛祭奠。②邦克:阿拉伯語的中文音譯詞,伊斯蘭教法學的一種概念,又稱為宣禮、喚禮,是提醒和召喚人們做禮拜的專用念詞。QMs答案圈

13. 聯(lián)系文章的第⑤節(jié),簡要分析標題“清水里的刀子”的含義。QMs答案圈

14. 文中的馬子善老人,在最后見到牛被殺之前,心理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請簡要概括。QMs答案圈

15. 結(jié)合全文,分析第⑤節(jié)畫線句子“原來是這樣的一種生命!”的內(nèi)涵。QMs答案圈

16. 這篇小說在極簡洗練中蘊藏哲思,試從“哲思”角度,對小說主旨作探究。QMs答案圈

【答案】13. 清水,代表著日常的俗世生活;“刀子”象征死亡。死亡,就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QMs答案圈

14. 由驚訝焦急,到感動愧疚,到敬重肅穆,再到痛心、逃避(不愿直面)。QMs答案圈

15. ①艱辛,無尊嚴:被人役使著拉犁,連拉糞時都在勞作。②寬容沉默:對人類的行為默默忍受承擔,韜光養(yǎng)晦。③洞徹(智慧、達觀)且平靜(從容):能夠預見自己死亡的到來,并坦然安靜地接受。④清潔高貴:在死亡來臨前不再吃喝,保持自身的干凈。QMs答案圈

16. ①對于死亡的態(tài)度:黃牛執(zhí)著地生存,承受苦難,坦然從容面對死亡,以富于意義的生存去領受具有價值的死亡。②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不同生命形態(tài)間理解想通):老人對牛的關注、愧疚、敬佩,牛對老人的盡責,老人從牛身上學習領悟到生命的意義。③信仰的價值:老人的態(tài)度和心理源自宗教文化的底蘊,對牛的神性感知,超越世俗。QMs答案圈

六、現(xiàn)代文閱讀(二)QMs答案圈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題。QMs答案圈

論“入迷”QMs答案圈

茅盾QMs答案圈

①有多種多樣的“入迷”。QMs答案圈

②吉訶德①先生看武俠小說把一份家產(chǎn)幾乎看光,還嫌不夠,還要出去行俠,終于把一條老命也賠上。這是“入迷”的一種。QMs答案圈

③《紅樓夢》上香菱學詩,弄得茶飯無心,夢里也做詩。這也是“入迷”。但據(jù)說香菱居然把詩做好了。QMs答案圈

④鄉(xiāng)間有傖夫②讀《封神榜》,搔頭抓耳,心花大放,忽開窗俯矚,窗下停有餛飩擔,開了鍋蓋,熱氣蓬蓬直上;傖夫見了,遽大叫道:“吾神駕祥云去也!”跨窗而出,把餛飩擔踹翻了。這又是一種的“入迷”,然而程度遠在吉訶德先生之下。QMs答案圈

⑤吉訶德先生的“入迷”,結(jié)果是悲劇。鄉(xiāng)間傖夫的“入迷”,結(jié)果是喜劇。香菱的“入迷”,結(jié)果不悲不喜,只成了一篇平凡的故事。QMs答案圈

⑥就“入迷”而論,吉訶德先生實在是偉大的:你看他始終不動搖。鄉(xiāng)間傖夫那一幕喜劇,叫做一時發(fā)昏,也許他賠償了餛飩擔以后就發(fā)誓不再看《封神榜》了。但當他高叫“吾神駕祥云去也”,而且撩衣跳窗的時候,他那態(tài)度倒也是“嚴肅”的,他確實“走進了《封神榜》”,不自知其非書中人了!至于香菱,她茶飯無心地讀杜工部溫飛卿的時候,她唯一目的是自己也做個詩人。使她著了“迷”的,不是杜工部他們的作品,而是她自己想做詩人這一念的“虛榮”。故就“入迷”而論,香菱的,便是最下乘!QMs答案圈

⑦有些人一拿起小說來讀,便在心里說:“小說家言,豈能當真?!庇谑撬麕е鴳岩傻奈⑿Γ粍拥乜聪氯チ?。有些人進了戲園,就自己提醒自己道:“這是做戲呀!”于是他讓戲拉著,坐到終場。他們自視為絕頂聰明的人,視吉訶德先生為天字第一號笨伯。可是我們說,真正含有嚴肅的人生意義的小說或戲曲,原來不是給此等人看的!此等人看小說進戲園只是糟蹋時間罷了!讀小說或觀劇,一定得有幾分“入迷”──就是走入作品中,和書中人一同笑一同哭,這才算不負那小說或戲曲,而小說或戲曲也沒有白糟蹋了他的光陰。QMs答案圈

⑧一位作家寫作品的時候,也非“入迷”不可。他的感情要和他筆下人物的感情合一。他寫的人物不止一個,然而他所憧憬的,或拈出來使人景仰或認識的人物,卻只有一個或一群;作家就要恨此人物所憎恨的對象,擁護此人物所擁護的一切!作家必須自己先這么“入迷”,然后可望讀者也“入迷”。然后他的作品不是消遣品,他的力氣不算白費。一個演員在舞臺上假使存了“我是在做戲”的念頭,他的戲一定做不好。QMs答案圈

⑨現(xiàn)在常聽得人說:“多讀杰作,學取技巧。”這話是不錯的,但假使像香菱似的一面讀杰作,一面心里想:“我讀完了這些,我就是文學家了?!蹦撬€是白讀。他讀杰作的時候,應當毫無雜念,應該只是走進書去,笑時就笑,哭時就哭──他應該“入迷”!所謂技巧的學得這一步,是在他幾次“入迷”以后自然而然的結(jié)果。他把杰作咀嚼消化,成為他自己的力量了。倘使他讀杰作的時候心里總惦記著“快學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間時時都發(fā)生“這是不是技巧”的問號,那他決學不到什么技巧。要是他自以為“學到”了一點什么,那也不是真正的學到,而是生吞活剝的模仿,甚至是剽竊!QMs答案圈

⑩歸根一句話,人與文學的關系,“入迷”是必要的!QMs答案圈

【注】①吉訶德:西班牙小說家塞萬提斯(1547—1616)的長篇小說《堂吉訶德》中的主人公。②傖(cāng)夫:粗人。傖,粗野。QMs答案圈

17. 簡析文中“吉訶德行俠”、“傖夫讀《封神榜》”、“香菱學詩”的作用。QMs答案圈

18. 請簡要概括文章第⑨段的論述層次。QMs答案圈

19. 最后一段說:“人與文學的關系,‘入迷’是必要的!”請結(jié)合文章,闡釋這種必要性。QMs答案圈

【答案】17. ①舉例論證,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增強了說服力;②表明了“入迷”的多種多樣;③通過三者的比較,體現(xiàn)“入迷”有程度和高下之分。QMs答案圈

18. ①首先,提出觀點,功利性地讀杰作是白讀;②其次,分析讀杰作的正確方法“入迷”及其效果;③最后,指出功利性地讀杰作帶來的后果。QMs答案圈

19. ①讀者(觀眾)“入迷”可以更深入地受到文學作品的感染,從而發(fā)現(xiàn)文學作品的意義;自然而然的學習到杰作中的技巧;②作家寫作“入迷”,使自己和筆下人物感情合一,寫出來的作品才具有藝術價值;也是讓讀者“入迷”的前提;③“入迷”可以糾正文學作品閱讀中的功利現(xiàn)象。QMs答案圈

【解析】QMs答案圈

【17題詳解】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解答時可首先答出文中寫到“吉訶德行俠”“傖夫讀《封神榜》”“香菱學詩”是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然后再找出對應的觀點,分析這樣寫的作用。本文是一篇論述文,開篇就提出了“有多種多樣的‘入迷’”這一觀點,然后分別列舉了“吉訶德行俠”“香菱學詩”“傖夫讀《封神榜》”,并得出“吉訶德先生的‘入迷’,結(jié)果是悲劇。鄉(xiāng)間傖夫的‘入迷’,結(jié)果是喜劇。香菱的‘入迷’,結(jié)果不悲不喜”的結(jié)論,表明“入迷”有高下之分,從而證明了“入迷”多種多樣的觀點。這里作者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手法,其作用就是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因為所舉的例子涉及中外名著,所以還有豐富文章內(nèi)容的作用。QMs答案圈

【18題詳解】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第⑨段內(nèi)容可分為三層,第一層由開頭到“那他還是白讀”,以香菱學詩為例,指出帶有功利性地閱讀杰作只能是“白讀”。第二層從“他讀杰作的時候”到“成為他自己的力量了”,指出讀杰作的正確方法是“入迷”,并指出運用這種方法讀杰作將達到的效果。剩下的內(nèi)容是第三層,文章認為如果讀杰作的時候總是想著“學技巧”,帶有明顯的功利目的,那么最終不會學會技巧,只能學到“模仿”,甚至“剽竊”,指出功利性地讀杰作帶來的后果。QMs答案圈

點睛:本題考查分析分析文章段內(nèi)行文思路的能力??忌稍谕ㄗx全段的基礎上給該段內(nèi)容劃分層次,然后歸納概括。答題時注意抓中心句、轉(zhuǎn)折句、過渡句、結(jié)論句、主旨句,表層次的序詞。分析概括段內(nèi)層次的步驟:逐層概括,注意語句轉(zhuǎn)換,理清思路和結(jié)構(gòu)。組織答案時一般采用“先寫了……然后寫了……最后寫了……”的格式。注意語言簡潔準確通順。QMs答案圈

【19題詳解】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句子含義和理解能力,所考查的句子在文章的結(jié)尾段,有總結(jié)上文的作用。所以答案要從全文得出。具體答案可從讀者、作家的角度來分析。文章前七個自然段寫了作者“入迷”的感受,第⑧段寫作家“入迷”,“他的感情要和他筆下人物的感情合一”“作家必須自己先這么‘入迷’,然后可望讀者也‘入迷’”,第⑨段指出“所謂技巧的學得這一步,是在他幾次‘入迷’以后自然而然的結(jié)果”,表明“入迷”可以糾正功利性閱讀的現(xiàn)象。依據(jù)這些信息可總結(jié)出本題答案。QMs答案圈

七、作文QMs答案圈

20.閱讀下面的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QMs答案圈

儉樸,不僅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素養(yǎng)、一種美德,體現(xiàn)一個人的境界,也體現(xiàn)對自然的尊重。QMs答案圈

儉樸不只是個人吃飯、穿衣的問題……QMs答案圈

注意: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②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③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④不得抄襲、套作。QMs答案圈

語文II(附加題)QMs答案圈

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QMs答案圈

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麗詞雅義符采相勝如組織之品朱紫畫繪之著玄黃。文雖新而有質(zhì),色雖糅而有本,此立賦之大體也。然逐末之儔,蔑棄其本,雖讀千賦,愈惑體要。遂使繁華損枝,膏腴害骨,無貴風軌,莫益勸戒,此揚子所以追悔于雕蟲,貽誚于霧縠者也。QMs答案圈

(節(jié)選自《文心雕龍》詮賦第八)QMs答案圈

21. 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5處)QMs答案圈

22. 《文心雕龍》的作者是 _(朝代)_(人名)。QMs答案圈

23. 文中所說的“逐末之儔,蔑棄其本”中的“本”和“末”分別是指什么?作者認為如何處理“本”“末”關系?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QMs答案圈

【答案】21. 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麗詞雅義/符采相勝/如組織之品朱紫/畫繪之著玄黃。QMs答案圈

22. 南北朝(南朝)、劉勰QMs答案圈

23. 本:雅正的內(nèi)容;末:華麗的文辭、文采;關系:華麗的文辭要與雅正的內(nèi)容相稱。QMs答案圈

【解析】QMs答案圈

【21題詳解】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正確斷句的能力。由上文“情以物興”的結(jié)構(gòu)形式,可確定“物以情觀”后應斷開;“詞必巧麗”“麗詞雅義”是頂真的形式,中間應斷開;“麗詞雅義符采相勝如組織之品朱紫畫繪之著玄黃”是一個比喻句,本體是“麗詞雅義符采相勝”,故其后應斷開;“組織之品朱紫”“畫繪之著玄黃”結(jié)構(gòu)相同,中間應斷開。根據(jù)這些信息就可以正確斷句了。QMs答案圈

點睛: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常用的斷句方法有:①根據(jù)文意斷句。②利用對話標志斷句,對話常以“曰”、“云”、“言”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③借助文言虛詞斷句,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也、矣、焉、耳等經(jīng)常用于陳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斷開;疑問語氣詞: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詞或固定結(jié)構(gòu)之后,一般可構(gòu)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④借助對比、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斷句。QMs答案圈

【22題詳解】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要求答出《文心雕龍》的作者及作者所處的時代,考查的是文學常識。解答時可仔細回憶與《文心雕龍》相關的知識,然后寫出答案。《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chuàng)作的一部理論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嚴密、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故此題答案應為“南北朝(南朝)”“劉勰”。QMs答案圈

【23題詳解】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信息概括文章要點的能力。文中說“逐末之儔,蔑棄其本”,意思是,有些只注意微未小節(jié)的人,不重視根本,結(jié)合下文“遂使繁華損枝,膏腴害骨,無貴風軌,莫益勸戒”可知,“本”應是指上文的“義必明雅”,也就是雅正的內(nèi)容,而“末”指的是“詞必巧麗”,也就是華麗的文辭。由“麗詞雅義,符采相勝”可知,作者認為“本”與“末”的關系應是華麗的文辭和雅正的內(nèi)容相稱。QMs答案圈

二、名著閱讀題QMs答案圈

24.下列對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QMs答案圈

A. 莎士比亞對丹麥王后喬特魯?shù)录葲]有取消譴責,也沒有排除憐憫,她作為無心的同謀犯的罪行,在一定程度上,被作者化解在她作為受害者的軟弱中。作者是把她作為善與惡的混合體來加以表現(xiàn)的。QMs答案圈

B. 去順順家探口風的中寨人記住二佬的話回中寨復命,但在渡船上他卻告訴老船夫“二佬決定要碾坊”,并且還提及大佬的淹死,讓老船夫悶悶不樂,所以第二天午后老船夫就按捺不住找順順詢問此事。QMs答案圈

C.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高覺新是高公館的長孫,因為觸怒了高老太爺,他被無情地剝奪了學業(yè)與愛情。他在中學畢業(yè)那天放棄了自己所愛的梅,和父親指定的姑娘結(jié)了婚。QMs答案圈

D. 魯迅的小說《兔和貓》帶有寓言色彩,作者同情新生弱小的兔子,憎惡大黑貓的兇惡,并由此寓射社會現(xiàn)象,從而更加反襯代表黑暗勢力的大黑貓的兇殘和作者的憎惡之情。小說把白兔刻畫得栩栩如生。QMs答案圈

E. 葛朗臺弟弟的死雖然讓老葛朗臺一夜沒睡好,但并沒有給他多大震動,他一邊繼續(xù)忙他的事,一邊計劃出路費讓侄兒查理去印度,一邊又計劃阻止弟弟被宣布破產(chǎn),并為破產(chǎn)的事請克羅旭叔侄倆吃飯。QMs答案圈

【答案】BCQMs答案圈

【解析】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B 項,“”二佬還有一句話:我命里或許只許我撐個渡船。表明二佬此時心里有所選擇,只是因為大佬的事所以要過些日子再說?!暗诙煳绾蟆卞e,第二天爺爺生病,躺了三天才好了。C 項,“因為觸怒了高老太爺,他被無情地剝奪了學業(yè)與愛情”不正確。由小說情節(jié)可知,高覺新為了盡“長孫”的責任,被剝奪了學業(yè)與愛情。QMs答案圈

點睛:本題考查對名著的閱讀理解和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求考生熟讀大綱規(guī)定的必讀名著,熟悉名著中的相關情節(jié)及人物形象和主題,并能做細致的解讀。答題時運用平時掌握的相關名著知識及文章閱讀理解理解技巧來分析。選擇題一般采用排除法解答。解答時不要輕易斷定哪一項是一定正確的,而是要懷疑每一項都是錯誤的,然后細心篩查,就會找出正確答案。QMs答案圈

25.簡答題QMs答案圈

(1)《紅樓夢》第十三回中,秦可卿托夢給王熙鳳,托夢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QMs答案圈

(2)《哈姆雷特》中三個復仇者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jié)局分別是什么?QMs答案圈

【答案】(1)①要切記“樹倒猢猻散”的名言;②要采取措施保護危難時刻的家族;③馬上要有件大喜事到來,但最后還是“盛筵必散”。QMs答案圈

(2)①哈姆雷特,因父親被叔父克勞迪斯謀殺篡權(quán)而復仇,最終在與雷歐提斯決斗時中克勞迪斯奸計被毒劍刺中而亡,但臨死前成功刺殺克勞迪斯;②雷歐提斯,為被哈姆雷特無意殺死的父親波洛涅斯復仇,被奸王克勞迪斯利用,與哈姆雷特決斗,決斗前在劍上抹毒,雖刺中哈姆雷特,但自己也中毒劍身亡;③福丁布拉斯,為其在戰(zhàn)場上比武喪生的父親復仇。福丁布拉斯是挪威國王的兒子,他的國王父親和丹麥前國王打賭決斗,相約勝者將得到敗者的所有領土,結(jié)果挪威國王輸?shù)袅诵悦皖I土。福丁布拉斯決心為父報仇并有所行動,但在受到強有力的阻礙時,便停止了,但他最終在哈姆雷特和克勞迪斯死后成為丹麥國王。QMs答案圈

【解析】QMs答案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紅樓夢》的情節(jié)和《哈姆雷特》的人物的掌握情況,要求考生熟讀《紅樓夢》和《哈姆雷特》,并熟悉其全部情節(jié)及人物,考試時按要求理清相關情節(jié)和人物,找出答案所要的內(nèi)容即可?!都t樓夢》中秦可卿臨終前托夢給王熙鳳的遺言中有:“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悲生,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如今能于榮時籌畫下將來衰時的世業(yè)”“趁今日富貴,將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之費皆出自此處,將家塾亦設于此”“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等內(nèi)容,考生據(jù)此可總結(jié)出(1)題答案。QMs答案圈

《哈姆雷特》中三個復仇者分別是哈姆雷特、雷歐提斯、福丁布拉斯,他們?nèi)硕际菫楦赣H復仇,哈姆雷特的父親被被叔父克勞迪斯篡權(quán)謀殺,復仇的結(jié)局是成功刺殺克勞迪斯,自己也被毒劍刺中而亡;雷歐提斯的父親波洛涅斯被哈姆雷特無意殺死,復仇結(jié)局是用毒劍刺中哈姆雷特,自己也中劍身亡;福丁布拉斯的父親在戰(zhàn)場上比武喪生,復仇的過程受到阻礙就停止了。QMs答案圈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QMs答案圈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題。QMs答案圈

《隨園詩話》:“畫家有讀畫之說,余謂畫無可讀者,讀其詩也?!碑嬋绾慰勺x?所以讀畫云者,應該是讀誦畫中之詩。QMs答案圈

詩與畫是兩個類型。但是類型的混淆,古已有之。我們中國也特別稱道王摩詰的“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究竟詩與畫是各有領域的。我們讀一首詩,可以欣賞其中的景物的描寫,所謂“歷歷如繪”。如詩之極致究竟別有所在,其著重點在于人的概念與情感。所謂詩意、詩趣、詩境,雖然多少有些抽象,究竟是以語言文字來表達最為適宜。我們看一幅畫,可以欣賞其中所蘊藏的詩的情趣,但是并非所有的畫都有詩的情趣,而且畫的主要的功用是在描繪一個意象。我們說讀畫,實在是在畫里尋詩。QMs答案圈

中國畫里的詩意較多一點。畫山水不是《春山煙雨》,就是《春浦帆歸》,只看畫題,就會覺得詩意盎然。尤其是文人畫家,在山水畫中寄托了隱逸超俗的思想,山水畫的境界成了中國畫家人格之最完美的反映。有些畫家還怕詩意不夠明顯,在畫面上更題上詩詞字句。在畫上題詩,至少說明了一點,畫里面的詩意有用文字表達的必要。一幅酣暢的潑墨畫,畫著有兩棵大白菜,墨色濃淡之間充分表示了畫家筆下控制水墨的技巧,但是畫面的一角題了:“不可無此味,不可有此色”,這張畫的意味不同了,由純粹的畫變成了一幅具有道德價值的概念的插圖。畫的本身應該能夠表現(xiàn)畫家所要表現(xiàn)的東西,不需另假文字為之說明,題畫的辦法有時使畫不復成為純粹的畫。QMs答案圈

我想畫的最高境界不是可以讀得懂的,一說到讀便牽涉到文章詞句,便要透過思想的程序,而畫的美妙處在于透過視覺而直訴諸人的心靈。畫給人的一種心靈上的享受,不可言說,說便不著。QMs答案圈

(選自梁實秋《讀畫》,有刪節(jié))QMs答案圈

26. 作者認為,詩與畫是各有領域的原因有哪些?QMs答案圈

27. 請根據(jù)材料,簡要概括中國畫里的詩意較多的原因。QMs答案圈

28. 請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闡釋文末畫線句子的含意。QMs答案圈

【答案】26. ①詩歌主要表達人的概念與情感,最適宜的表達媒介是語言文字。②畫的主要的功用是描繪一個意象。畫并不都有詩的情趣。QMs答案圈

27. ①畫作內(nèi)容詩意;②畫題詩意;③思想詩意;④境界詩意;⑤畫上題詩。QMs答案圈

28. ①畫的美妙處在于透過視覺而直訴諸人的心靈。②不可牽涉到文章詞句,透過思想的程序進行解讀。③表明賞畫應該賞畫的本身表現(xiàn)出的畫家所要表現(xiàn)的東西及意味。QMs答案圈

標簽:
高三
發(fā)表評論
已有0人評論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

網(wǎng)友評論
最新更新

數(shù)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

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其他

答案速查
高中三年級答案
數(shù)學
語文
英語
歷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學
生物
其他
網(wǎng)站簡介 聯(lián)系我們 網(wǎng)站申明 網(wǎng)站地圖

備案號:鄂ICP備17009702號-1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