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舍才有得
有成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其本義是此有失,彼有償。今日我化用此語,乃謂:舍之東隅,得之桑榆。
下象棋時,棋手急欲吃對方一子;寫數(shù)學遇到難題時,學生情不自禁拿出答案;一坐到工位上,便想要“擺爛”“摸魚”……
執(zhí)棋者圖一時之快慰,求學者求一霎之“順遂”,工作者想一刻“輕松”。這些“不舍”,皆為人之常情。然若為此,則執(zhí)棋者掉入對手的陷阱、求學者在考試時原形畢露、工作者在匯報工作時支支吾吾。
故一時不舍,將致長遠之失;而舍一時之利,則有長遠之得。
可是,要如何“舍”,才能有“得”呢?
首先,我們需確定舍與留的標準。
曰:為長遠舍一時,為主要舍次要。
如宋高宗當年,因圖一己逸樂,本當為天下表率,還于舊都,卻引兵不戰(zhàn),退守江南,將膏腴之壤直接暴露在鐵騎蹄下。雖得南宋偏安,但卻致萬千百姓曝骨荒野,國勢一蹶不振。這是被一時一己之得迷惑,最終愧對百姓,失于長遠。反觀今日,在重慶山火肆虐時,無數(shù)市民挺身而出。有騎摩托運送物資的背影,有忙著制造隔離帶的堅強臂膀,有救助傷員們的白衣……他們或許蒙受了一時的體力、精力上的損失,甚至還冒著極大的風險,但卻最終助力了整座城市的穩(wěn)定。他們認清了什么是一時之利,什么是長遠之計,犧牲個人,成就大家;他們的精神,將被這片神州大地銘記。
為了能進行理智的“舍”,我們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被眼前充滿誘惑的小利迷惑。同時,“受光于天下而照四方”,要樹立家國情懷,將集體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這樣,方能有自我、大我、大家之得。
其次,當舍之時,要堅決果敢?!爱敂嗖粩啵厥芷鋪y”。舍,需要把握時機。時機稍縱即逝,若猶豫不定,首鼠兩端,最終只會導致無謂的損失。
最后,要意志堅定,百折不撓。在“舍”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因為種種欲念難以割舍,遭遇失敗,心生沮喪。這時,我們便需要堅定的意志,通過對遠景以及全局美好未來的眺望和規(guī)劃,提升“舍得”的能力,養(yǎng)成強大的內(nèi)心。
一時之舍或許糾結(jié)、痛苦,但也正因如此,當我們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最后所“得”才會那么令人欣慰、滿足;最終,我們才能有機會遇見更美好更強大的自己。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