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讀三本書,三本書的封面上寫著三句話:
第一句話:科學的發(fā)展在于不怕犯錯,敢于犯錯的本質是永不放棄
第二句話:犯錯不是愚蠢和無知,更不是道德淪喪,而是對自我和人類的透視。
第三句話:真正的犯錯是人們總是為自己的錯誤辯解或掩蓋自己的愚蠢看法。
對以上三句話,你有哪些感想,可以結合自身的經歷寫一篇記敘文,也可以就此談談你的看法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文體不限,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少于600。
范文:
要出“淤泥”而心生歡喜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即便是孔老圣人也是常常犯錯的。《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記載“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說的是孔子想大力培養(yǎng)一個叫宰予的弟子,因為這小子每次談話給他印象都上道的很,活脫脫就是六月里的哈根達斯一枚;而另一個叫子羽的弟子呢,孔老斷定此人是沒多大出息的,因為單是那張如同冰激凌“啪嘰”到泥地上的臉,就讓人倒胃口的很。所以,他很看好宰予,很看不好子羽;不過,時間證明孔老錯了,最后宰予成了“朽木不可雕”,子羽成了一方大師級人物。
孔老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錯誤是誰都不想犯的。只不過有的錯誤犯了,卻能成就一段佳話。就如可口可樂,原本是是治療咳嗽的藥劑,結果因為配料錯誤,反倒成了世界上著名的飲料;有的錯誤犯了,結局卻是災難性的。就如趙匡胤把重文輕武定為國策,結果導致整個宋朝被遼、金、蒙壓著打了數(shù)百年,這個錯誤的代價不可謂不高??!
既然錯誤誰都不可避免,那我們該如何讓自己犯的錯變得美好起來呢?
首先,一定要正視錯誤。錯誤沒什么可怕的,錯誤和正確其實孿生的,如同硬幣的正反面,有時錯誤甚至更能促進人的成長。記得黃永玉反駁過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他說“沒有淤泥,荷花如何活下來?”錯誤如同“淤泥”,雖然很多時候是“上不了臺面”的,但卻是我們成長的最好養(yǎng)分。就如錢學森說的,正確的結果,是從大量錯誤中得出來的;沒有大量錯誤作臺階,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確結果的高座。
千萬不要想著逃避或掩蓋錯誤。最近的江西“鼠頭鴨脖”事件,市監(jiān)局指鹿為馬,妄圖掩蓋錯誤最終被“打臉”的行徑,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其次,一定要擁抱錯誤。用勇氣和智慧去面對和化解錯誤,不要把“不染”當作自己人生的準則,人生處處是“淤泥”,反正避無可避,何不坦然“擁抱”錯誤。就如埃隆馬斯克說的,要成就偉大,那就確保你能有糾正反饋循環(huán),然后,能夠持續(xù)保持這個循環(huán),即便是別人不敢對你說逆耳的真話時,也能一直保持這個循環(huán)。就如愛因斯坦小時候做的三個粗糙的小板凳的故事,我們要從錯誤中汲取“養(yǎng)分”,堅守良知,不墨守成規(guī),不固執(zhí)己見,養(yǎng)成力求完美的做事風格。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擁抱錯誤,行動為先。劉邦之所以能成就大業(yè),可歸功于其強大的行動力。漠視韓信的投奔到派蕭何月下追韓信;攻入秦宮時貪圖享受到還軍灞上,約法三章的改變……可以看出每一次錯誤的背后,因為行動得力,反而讓其變得更為強大。可見,改變錯誤的最好方式就是“行動”。
所以,《左傳》中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后面還有一句是: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