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考作文為命題作文,題目為《未來總是甜的》。
給出材料:
信息時代,要學習的新知識和解決的新問題越來越多。作為新時代的少年,累一點,再累一點;苦一點,再苦一點;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多一點,再多一點,都沒有關系,因為未來總是甜的。
解析:
這個題目延續(xù)了福建中考近年來注重辯證思維的命題風格。表面看“未來總是甜的”只呈現(xiàn)了“甜”這一極,但細讀材料中“累一點,再累一點;苦一點,再苦一點”的表述,實則暗含了“苦與甜”的二元辯證關系。高明的寫法應當把握住這對矛盾統(tǒng)一的哲學關系:苦難是甜蜜的土壤,汗水是幸福的甘露。考生若能以“歷經(jīng)風雨見彩虹”的思維架構全文,自然能寫出立意深刻的佳作。具體而言,行文可沿著“苦盡甘來”的脈絡展開:當下的艱辛是通向未來的階梯,暫時的付出是永恒收獲的基石。唯有在青春歲月里甘愿“自找苦吃”,方能在人生長河中品味“苦盡甘來”的雋永回甘。這種“先苦后甜”的成長辯證法,正是題目蘊含的深層智慧。
范文:
未來總是甜的
書桌一角,一粒方糖靜靜躺著,晶瑩剔透,像凝固的陽光。拈起它含入口中,清甜瞬間彌漫開來,一股暖流直抵心間——這甜意,竟如此熟悉地勾起了那些浸透汗水的夜晚,它們仿佛都悄然融進了此刻舌尖的芬芳里。
最初握起毛筆時,我笨拙得像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手腕懸空片刻便酸痛難耐,濃黑的墨汁也總不聽話,在宣紙上肆意洇開,化作一團團刺眼的墨污,嘲笑著我歪扭的字跡。沮喪如同沉甸甸的烏云壓在心頭。老師輕輕拍了拍我的肩:“寫字如春蠶吐絲,得讓時間住在你的筆尖里?!?于是,我深深吸了口氣,壓下焦躁,重新鋪紙。一遍,又一遍……手腕的酸痛逐漸麻木,指尖也被墨汁染得烏黑,時間在筆尖下無聲流淌。不知熬過了多少晨昏,那墨色終于褪去了生澀,筆下的字跡也漸漸挺立,透出一點筋骨。
直到那個日子,我用心書寫的一幅字,竟被選中掛在了明亮的展廳里。我踮起腳尖,屏息凝望著它們——那些墨字在燈光下靜靜呼吸,流淌著溫潤的光澤。那一刻,心頭仿佛被什么輕輕撞了一下,一種難以言喻的滋味彌漫開來。原來那些墨汁般苦澀的日子,竟真的能沉淀成紙上的清朗。一絲真切而清冽的甜意,如云破月出,悄然從心底漾開——原來最深的甘甜,并非只在終點的獎賞里,它就蘊藏在這每一滴汗水浸透的堅持里,在每一次跨越沮喪后的微小進步中,悄然生長。
糖塊在舌尖無聲融化,溫柔地甜遍每一寸味蕾。我忽然明白了:未來之所以永遠甘甜如飴,正是因為它由無數(shù)苦澀的汗水結晶而成。這甜,是跋涉途中汗水澆灌出的花朵,是疲憊時心底升騰起的希望之光。它并非懸在遙遠天際的幻夢,而是眼前每一個奮力書寫的當下,正一點一滴釀出的回甘。當無數(shù)個這樣的“此刻”匯聚成流,那奔涌的江河,便是我們親手釀造的、遼闊而清甜的海洋——未來的味道,原來早已蘊藏在你此刻揮灑的每一滴汗水與堅持之中。
備案號:鄂ICP備17009702號-1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