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抽空到電影院看了《GREEN BOOK》評分9.4,本來以為是快節(jié)奏的科幻片或其他的什么題材電影,看后久久不能平靜。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在新興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無處不在且根深蒂固。最早可追溯到大航海時代,對資本的渴望和無限度的海外掠奪。其中黑人奴隸交易,是有色人種歧視最惡劣的行徑之一。
綠皮書—的故事梗概很簡單,黑人古典鋼琴家,需要雇傭一名白人司機,以完成在美國南部的巡演;在旅途中,各種突發(fā)狀況和當時社會對黑人的歧視,以及白人托尼不斷的思想轉變。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1861.4.19-1865.4.9)主要是北方高度發(fā)展的資本主義諸州同發(fā)動叛亂的南部蓄奴州之間的戰(zhàn)爭,以第16任美國總統(tǒng)林肯為首,最終南部以失敗告終。戰(zhàn)爭剛取得勝利,在福特劇院林肯被南部奴隸制分子刺殺(1865.4.15)雖然南部諸州黑人奴隸獲得解放,但卻未能享有平等的權利。
片中在人物細節(jié)上的刻畫“入木三分”具體諸多細節(jié)及鏡頭不在此延伸。在世界范圍內,截止到今天依然可見到“歧視”的痕跡,譬如:地域歧視、人種歧視、種族歧視;為什么會有根深蒂固的歧視?是與生俱來的嗎?顯然不是!
所謂的高貴,不在于穿著華麗、珠光寶氣;不在于腰纏萬貫、談吐不凡。過度的追求物質層面的享受,只能變相的佐證精神層面的空洞和匱乏。這世上所有的歧視和偏見,都來自于后天環(huán)境的渲染、家庭教育和社會體制的作用及輿論導向。真理和事實不在于它的本質,而在于它的宣傳媒介和傳播方式。
人性的一面是天使、一面是惡魔;生活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喜歡帶著有色眼鏡觀人、待人。歧視黑人、歧視殘疾人、或者一切地域黑。不知那些所謂的天生的優(yōu)越感,從何而來?比如城市人看不起近郊人、近郊人看不起農(nóng)村人。。。。。接踵而至的則是無休止的詆毀、攻伐。當然,如今網(wǎng)絡發(fā)達鍵盤俠成為網(wǎng)絡“暴戾”的代名詞。
在橘鳥酒吧,鋼琴家唐彈奏了肖邦的練習曲《冬風》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華彩段,也再次從肖邦的角度,詮釋了音樂的無國界。
尊嚴,什么是尊嚴呢?西方普世哲學里,強調人生而平等。在上帝的字典里的確是這樣寫的,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并非人生而平等。生而不平等才是真正的人生。因為不平等,爭取平等的過程才顯得尤為重要和珍貴;因為不平等,那些無畏的抗爭和犧牲才具備巨大的、永恒的意義。人的一生由短暫的時間構成,時間構成生命毋庸質疑。在時間的數(shù)軸上,標識屬于自己的刻度,以衡量生命的深度和寬度。體味百態(tài)、感知冷暖,依然保持巨大的熱情和善良,不斷的修行頓悟。這樣才不至于悔恨或遺憾吧!
備案號:鄂ICP備17009702號-1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