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魯濱遜飄流記》、《愛的教育》、《福爾摩斯探索集》......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還是《荊棘鳥》。這個故事里有夢想,有熱愛,有期望,有命運。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當代作家考琳·麥卡洛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該作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從菲,梅吉,到朱絲婷,甚至可以加上她們的姑媽瑪麗·卡森,如果是,就該是四代人的故事。在書的開始,我對于梅吉的母親菲充滿好奇,直到謎底揭開,一切只剩下惋惜。
菲的人生選擇與悔悟,直到她的丈夫帕迪被山火燒死,她才醒悟過來,并且終生為此付出代價。她的女兒梅吉,似乎又重蹈覆轍......梅吉愛上了神父拉爾夫,他們之間隔著世俗的鴻溝,卻還是相愛了。但拉爾夫一心向往教會的權(quán)力,拉爾夫為了他追求的“上帝”,拋棄了世俗的愛情,而梅吉用盡一生的力氣,為愛上拉爾夫而歡喜而不幸卻不悔。以此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員的悲歡離合也得以展現(xiàn)。
書中拉爾夫的形象際遇讓我感受頗深:拉爾夫是成功的,因為他最終得到了他醉心一生的權(quán)力;然而他更是失敗的,因為即便在他虔誠地捧著圣經(jīng)時,圣經(jīng)里卻夾著梅吉贈予他的白玫瑰,不管他以何種身份回到大草原上,他第一個問起的總是他朝思暮想的情人。在多年后見到萬分憔悴的梅吉后,最終還是違背了主的信條......他輸?shù)煤軓氐?,對主不能忠誠,對愛人不能坦白,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能也不敢相認。于是在他親自為和自己如出一轍的獨生子做完告別儀式后,便懷著永遠的遺憾離開了人間。
書中有這么一個傳說:有一種荊棘鳥,它從一出生開始就有一個使命——尋找荊棘樹。
就在找到荊棘樹的那一刻,它要把自己的身體插入最長最尖的那根刺里,并放聲歌唱,那一刻,百靈與夜鶯都黯然失色,整個天地都安靜下來,連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直到它唱不出一個音符。這正如梅吉和拉爾夫,明明知道這是一場苦難的修行,還是會選擇。也許,是命運的捉弄,也許人生來就是要和命運作搏斗。
曾經(jīng)有人把荊棘鳥和枯葉蝶作為對比:荊棘鳥,把所有的生命精彩都演繹在最后的絕唱中,雖然短暫卻是絢爛萬分;枯葉蝶,在單調(diào)寧靜中度過它的一生,雖然單調(diào)卻是歲月綿延。截然不同的選擇,也就注定了截然不同的命運。而我,愿做一只荊棘鳥,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
生命中,總有一些感動,讓我們擁有活下去的力量,讓我們心懷感恩。
美麗的荊棘鳥告訴我們,要敢于直面人生,不管是挫折還是困難,那都是一個個跳動的音符,組成你人生樂章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荊棘鳥的歌聲如此凄惋悲涼,但若能同它一樣耗盡一生去唱最美的歌,我想,一定值得。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wù),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