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大愛無言
——讀《巴顏喀拉山的孩子》有感
有一種愛,質(zhì)樸又純真,卻神圣而偉大?!栋皖伩胶⒆印纷掷镄虚g都彌漫著這種濃濃的大愛。
《巴顏喀拉山的孩子》講述的是巴顏喀拉大草原因牲畜過剩導致生態(tài)惡化,喜饒一家和其他藏民都無法生存,被迫遷居城鎮(zhèn),在草原恢復生機后,懷著對草原的深切眷戀重返故土的故事。
故事表達了藏民對生命的珍愛,一種無私奉獻的愛。德吉是撒鹽奶奶從車禍現(xiàn)場救出來的漢族孩子,彭措阿媽卻視如己出,甚至不惜遠離家人去陪伴德吉,并在德吉從高空墜落時舍身相救。撒鹽奶奶寧可全家節(jié)衣縮食,也要堅持在每一個嚴冬爬上陡峭的懸崖,把珍貴的鹽巴撒向路面,融化堅冰,避免無辜的生命墜入深淵。對他人的愛使她們忘卻了自我,超越了親情,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凝聚起藏民樂觀面對困難、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
故事反映了藏民對動物的關(guān)愛,一種真摯溫暖的愛。藏民視動物為山神的義子,他們痛恨狩獵,盡其所能去保護野生動物。撒鹽奶奶轉(zhuǎn)山時總是把酥油喂給遇到的藏羚羊、牦牛等動物“扎西”們,她了解每一個動物“扎西”的秉性,和它們聊天,待它們就像朋友一樣。央金阿媽把牛羊當作自己的命,即使生活難以為繼,也絕不將自己的牛羊賣掉。對動物的愛使她們堅持著本性,保持著善良,用炙熱的心靈和勤勞的雙手建立起與動物親密相處、融洽生活的和諧家園。
故事體現(xiàn)了藏民對大自然的熱愛,一種渴望向往的愛。藏民對大自然有一種天生的崇拜,他們認為大自然賦予了他們生命并養(yǎng)育了他們,所以他們對大自然懷有感恩之心。撒鹽奶奶堅持轉(zhuǎn)山,為大自然祈禱,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央金阿媽不肯離開草原,堅持接替撒鹽奶奶的使命,希望“河水來,青草來,雪山來,吉祥來”。對大自然的愛使她們堅守著信仰,堅定著信心,最終迎來了再度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草原。
《巴顏喀拉山的孩子》講述的是普通藏民的小故事,但傳遞的卻是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的大愛。大愛無言,大愛無疆。這種愛讓人間充滿溫暖,讓世界充滿希望。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