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在“英雄之辯”主題班會上,小明發(fā)言說:“民族危難時刻拋頭顱灑熱血的才是英雄,和平年代已經(jīng)不再有英雄,也不需要英雄了?!毙∶鞯陌l(fā)言引起大家的爭論。
對此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不限文體(詩歌除外)。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試卷分析】
從考生的答卷來看,普遍考生能夠回應材料對英雄問題的爭論,有自己的觀點,而且考生的價值判斷較為正面。
對于和平時代有沒有英雄的問題,大部分的考生是正面來表述的,認為每個時代都有英雄。抗戰(zhàn)時代的蔡鍔是英雄,抗美援朝時代黃繼光是英雄;解放初建設新中國時代,石油工人王進喜是英雄;當今抗疫,鐘南山是英雄。
很多英雄人物在考生的文章中閃耀光芒。談的最多的是抗疫英雄,這跟考生直接面對,積累較多有關。
對于和平年代需不需要英雄的問題,主要的觀點是英雄有引領的作用,英雄是關鍵時候發(fā)揮重大作用的人,英雄是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情。
對于英雄的例子,大多考生舉得例子都比較貼切,符合英雄的定義。
考生選擇的文體,以議論文為主,也有寫記敘文的,展現(xiàn)英雄的事跡。
【存在問題】
1,對英雄的理解較為泛化,認為人人都是英雄,抗疫期間戴了口罩就是英雄:這樣的看法未免太過寬泛。
英雄是少數(shù)人,是無私的,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太過泛化去理解英雄,難免會不夠準確。
2,有的學生在作文中未落實“需要”一詞?!昂推綍r代有英雄”與“和平時代需要英雄”兩部分內(nèi)容沒有區(qū)分度。沒寫出為什么和平時代需要英雄。
3,個別學生文體特征不鮮明。似議論文又似散文,不倫不類。
4,個別學生的觀點句未放在段首,而是放在段中或段末。觀點句表達繞來繞去。不夠明晰。
6,有的段內(nèi)層次不清晰,缺乏邏輯性。
7,有些學生的作文論據(jù)不豐富,泛泛而論,不具說服力。
6,大部分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待提高。
7,個別學生書寫不工整,卷面有涂劃。
范文:
凝英雄之神 聚中國之魂
江山留勝跡,往來成古今,前人攀高峰,我輩復登臨。英雄精神在歷史長河中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點評:這個開頭很簡潔,但是表達的內(nèi)容很豐富,古今對比,前人與我輩的對比,把主要涉及的關鍵要素引入文中。然后迅速抓住關鍵詞“英雄”,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英雄精神在歷史長河中代代相傳,歷久彌新。這樣的開頭,充分顯示了考生寫作的能力。)
英雄是在民族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的人,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中國陷入了長期的戰(zhàn)亂,但其中也有無數(shù)中華兒女挺身而出。林則徐虎門銷煙,黃繼光英勇獻身,秋瑾寧死不屈,這些人都將自己的青春與生命奉獻給了祖國。然而,只有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才是英雄嗎?魯迅以筆為刃,以一筆之力喚醒麻木的中國人;李大釗向外界學習,為中國引入了馬克思主義。這些人沒有在戰(zhàn)場上殺敵,卻在為中國修筑城墻,他們也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在民族危難關頭,能夠挺身而出的,皆是英雄。
(點評:這位考生的問題意識很強,能夠把握住爭論的焦點是:是不是只有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才是英雄?通過兩組人物的對比,發(fā)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民族危難關頭,能夠挺身而出的,皆是英雄。)
英雄是在和平年代也默默堅守的人。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中,有一群人放棄了城市舒適的生活,深入鄉(xiāng)村,扎根基層。有的人與家人分離多年,有的人年紀輕輕卻患病去世。張桂梅女士堅持最古板的方式,讓許多底層女性考上大學,扭轉(zhuǎn)了人生的未來。他們在和平年代,也在為民奉獻,為國之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點評:這一段是論述在和平年代英雄的特點,和平年代的英雄具備的特點,通過舉例,得出自己的觀點:英雄是在和平年代也默默堅守的人。他們在和平年代,也在為民奉獻,為國之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而和平年代怎能不需要英雄呢?《孟子》有言:“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焙推侥甏粫谌说乃尚笗r刻轉(zhuǎn)變?yōu)槲ky。新冠疫情的爆發(f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起初一例確診并沒引起大家的重視,直到疫情擴散,全國陷入隔離狀態(tài),鐘南山院士挺身而出,平凡的人穿上白大衣防護服,也都成為了隔離病毒的一堵墻。不是指定誰是英雄,誰就要挺身而出,而是這種英雄精神一直埋藏在中國人的骨子里。懷有這樣的精神的人,是每個時代都需要的。更深層地說,這樣的英雄是永遠被需要的。
(點評:這位考生思維很嚴密,一開頭就用反問的句式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而和平年代怎能不需要英雄呢?重點解決了爭論的另一個焦點“和平時代需不需要英雄”)
英雄的定義從不在人,人只是一個載體,它的內(nèi)核在于精神。這種精神能讓平時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不休的人為祖國,為大義而奉獻自我。這種精神能支撐著中國走過風風雨雨,走向繁榮強大。唯有凝聚英雄精神,方能造就中國之魂。
(點評:這一段進一步展現(xiàn)自己對“英雄”內(nèi)涵的理解,以及英雄精神對推動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價值。)
備案號:鄂ICP備17009702號-2 聯(lián)系方式:1872935735@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