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文章。
材料一:《偶像練習生》中C位出道的蔡徐坤,五個月內(nèi)微博粉絲破千萬;《創(chuàng)造101》中堪稱“話題流量擔當”的楊超越,在節(jié)目播出期間登上熱搜不下20次。信息高速傳播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流量為王”已成為許多人信奉的法則,“流量明星”也被粉絲和資本捧上了神壇。
材料二:2018年被稱為“大師隕落”的一年。國學再無饒宗頤,宇宙再無霍金,評書再無單田芳,漫威再無斯坦李……有人評價“大師已去,妙音猶存”,有人感嘆“大師言歸正傳,下回再無分解”。這是對大師的肯定與緬懷,更是公眾在“流量文化”的娛樂喧囂中,對經(jīng)典作品和大師品格的渴求與呼喚。
在“流量經(jīng)濟”“快餐文化”的大潮中,面對“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紅與“大師”的“再無分解”,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有著怎樣的感觸與思考?
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解題
本題為任務驅(qū)動型材料作文,也可稱其為有限前提的材料作文。材料所給的事例既是評價對象,也是引子,還是論據(jù)范圍限制的范例??忌糁黄匾粍t材料,大談“流量明星”“快餐時代”如何如何,或僅僅圍繞“大師隕落”“新青年”行文,罔顧兩則材料的比較關系,都是不夠全面準確的。若只是將兩則材料對立,羅列“觀點”+“材料”,而沒有恰切的分析,也不是最佳行文規(guī)范。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融入時代的同時需塑造高貴靈魂。
2.時代的“快”和精神的“厚”從不矛盾。
3.保持理性,不被浮躁之風掩埋。
4.不急功近利,厚積薄發(fā)以達大成。
5.借力流量文化,傳承大師典范。
偏題立意:
1.坦然面對生命的逝去。
2.做理性網(wǎng)民。
3.大師之大在成就之大。
4.新時代需要奮斗。
5.不可C位出道。
流量時代大浪翻涌,潮頭明星自是萬眾矚目。左有蔡徐坤五個月微博粉絲破千萬,右有楊超越頻上微博熱搜,被粉絲和資本捧上神壇。有人為之站臺,力贊“快餐文化”“流量為王”;有人痛心疾首,為“大師隕落無人問,流量明星天下知”而黯然傷神。時代大勢非個人所能抗拒,在“流量文化”大潮下如何為人、做事則需每個人認真思考。
時人詬病流量明星,大多非議其成名之速、作品之寡、名利收益之豐,而將經(jīng)年深研、才高品淳的大師與其進行比較。比較之下,有識之士不免生出對時代浮躁的擔憂:當時代的“快”疾速席卷之際,精神的“厚”是否還為人不疑、為人推重、為人操持?當流量明星呈現(xiàn)給世人“娛樂成名天下知”的榜樣后,是否還有人愿意在其他領域皓首窮研?當輕舟乘勢直上萬重高峰時,艨艟巨艦的建造者是否會撇下工具,急欲登舟,以至于經(jīng)年之后再無遠航大舟可行?
娛樂時代之所以被稱為“快餐文化”,在于它極強的可替代性。一代代流量明星前后相繼,后浪推涌前浪,前浪轉(zhuǎn)瞬便消失在新觀眾的眼前,湮沒以至無聞。流量并不為名聲奠基,它只是擁舟之水,待下一浪頭涌來,新的輕舟登頂,舊舟便再無行遠之可能。值得憂慮的是:觀眾往往只注意到一撥撥的輕舟彩旗招搖,從而躍躍欲試,再無人愿意修巨艦,厚積而薄發(fā)。長此以往,巨艦何在?時代的中流砥柱何在?名實相符的大師何在?
欲成巨艦,精神之厚需要推重,理性之思不可不存。當我們慷慨融入時代潮流后,仍需努力塑造高貴靈魂。需知作品是名聲之基,不可虛立“人設”,只圖一時名利;品行是行遠之基,不可隨波逐流,在追隨中虛擲半生。域外有霍金身陷一隅,仍思接宇宙;斯坦李苦心孤詣,畫縱漫威宇宙。國內(nèi)有單田芳一生鉆研,將評書“末技”帶入千家萬戶。厚積薄發(fā)值得堅信,專注于事業(yè)本身才是為人、做事的題中之義。時代巨浪翻涌,除娛樂外有眾多領域值得投身;想要高蹈遠行,必須致力精深。
青年當胸懷慷慨,思慮遠大。投身時代而不為浮躁表象所惑,修藝修身而成有用有為之人。不為輕舟高舉所惑,厚積深研,成一方行遠巨舟。
一面是流量經(jīng)濟下話題擔當?shù)腃位明星,一面是娛樂喧囂下妙音猶存的已歿大師,這時代從來都是如此,就像既有遠在江湖流浪的大師,也有高居殿堂的小丑。眾語喧嘩的背后,我們需要冷靜發(fā)問:這時代究竟需要什么?
尼采說過:“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面?!迸跎狭松駢牧髁棵餍堑拇_會在水面泛起漣漪,但蕩漾之后,水面終歸于平靜。而真正使水面呈現(xiàn)持續(xù)美麗的必為那“可怕的深度”。這深度正是我們在喧囂之中對經(jīng)典作品和大師品格的渴求與呼喚。這時代,需要“流量”,這是科技的顯現(xiàn),潮流終不可逆;但更需要大師,大師品格的回歸正是讓我們在科技的“一路狂奔”之下保持內(nèi)心的沉潛,在“加快提速”大背景下不致偏離方向的鎮(zhèn)定之方。
無論腳步多匆忙,也不可丟失精神的豐盈、心靈的高貴。順時代潮流,讓大師文化彰顯價值。時代所需,你我謹記。
楊絳老先生直至晚年依然筆耕不輟,與世無爭,站在人生邊上思索人生,只為啟迪后人,灑脫地寫下“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正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這是何等的高貴?世風浮躁之下,這樣的大師精神彌足珍貴。為火箭鑄心,為民族筑夢的高鳳林焊接了40%的長征系列火箭的“心臟”,將火箭發(fā)動機核心部件——泵前組件的產(chǎn)品合格率從29%提升到92%,這是真正的大師,破解難題的背后是其對事業(yè)的偏執(zhí)熱愛,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這樣的大師是時代所需,其精神必將燭照當下,引領未來。
然而,當社會把所有的關注點都轉(zhuǎn)移到為滿足大眾需求的碎片化娛樂上,當人們茶余飯后思考的所有方向都是流量經(jīng)濟下的明星軼事時,我想這個社會遲早會陷入“娛樂至死”的尷尬境遇。承平已久的年代,也有人在犯嘀咕:生為凡人,何必去關注那些你“摸不到、夠不著”的領域,那些領域自有人在,就像遠離戰(zhàn)爭的今天何必再去浴血犧牲?
其實,事實遠非如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從大師的精神世界里汲取養(yǎng)分,我們會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張力、更有高度。每個前進的時代都需要大師,每個向上的民族都需要大師精神的滋養(yǎng)。我們還有什么理由熱衷流量,冷漠大師?
時代需要大師,大師也絕不能被抬至云端和神壇,我們要緊跟時代潮流,利用好一切有利條件,讓大師文化在每一個角落生根,讓大師品格涵養(yǎng)每一個個體。很多時候,人們與大師的距離感往往是因為對大師的陌生,對相關領域的不甚了解,而難以與之產(chǎn)生共鳴。試想金庸為何國人熟知?還不是因為其作品改編影視劇后的廣泛傳播,讓普通人也樂意接受。所以大師也可與“流量”結合,大師也明星,這又何妨?與其大肆推出流量明星,不讓將大師文化、大師品格以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巧用流量,讓大師不再流浪,如此,大師文化自然深入人心,照亮前途,激勵人心,催人奮進。這應是彰顯大師文化的應有之義。
作為時代的青年,在緬懷大師逝去之時,我們更應從大師的精神品格中汲取力量。若我們能事事以“大師品格”的要求去做,那收獲的就遠不止眼前的點滴成績,我們也不會在流量之下感到空虛,更不會為大師的逝去而頗感遺憾。
因為即便他們的時代正在過去,但他們開創(chuàng)的世界仍是如日中天,他們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他們的逝去依然會催生新的大師,畢竟,世界屬于后來人。
也許,一個新的時代正在開啟。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zhuǎn)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