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活中,本真的人格受到許多贊美,這是否意味著把道德規(guī)范內化就不再是完美人格了呢?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解析:
寶山此次題目屬于典型的“AB型二元思辨類”題目,可歸為社會現(xiàn)象類。本次寶山作文題中“本真的人格”和“道德規(guī)范內化”,在二元思辨內部,二者的關系是平行的?!氨菊娴娜烁瘛笨删推鋫€體利弊和與社會性的矛盾略微展開,再重點辯證論述道德規(guī)范內化作為完美人格的利弊即可。同樣,可從人的社會屬性,本真人格與社會屬性的矛盾,本真人格怎樣融合于社會等方面展開。
難度中等,不再贅述。得素材得思路者,得作文。以下是任老師整理的作文素材,以饗讀者,希望能觸類旁通,啟迪思路。
1、《逍遙游》道家追求逍遙無待的本真人格,和光同塵,實現(xiàn)真實自我的人格自由,消解聲色犬馬,功名利祿的束縛。
2、儒家學說重仁義,注重道德精神和社會規(guī)范。
3、反面例子:自由主義。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稙檎?span style="display:none">6tU答案圈
5、莊子曰:工倕旋而蓋規(guī)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靈臺一而不桎。
6、追求個人本真的人物素材眾多:大眾素材——陶潛、尼采、梵高、卡夫卡、蘇格拉底、梭羅等等;小眾素材——徐文長、陳寅恪、袁枚等等。
7、霍夫曼的道德內化理論。
8、馬斯洛理論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個體認知與社會規(guī)范相互影響大的優(yōu)劣之處。
9、羅曼蒂克的歌者,讓·雅克·盧梭說過:人生而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的人,反而比他們更是奴隸。
10、現(xiàn)代社會倫理道德、商業(yè)道德對人的要求。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尚公、重禮、貴和等思想。
范文:
追求“真善”美(66 分)
如今社會生活中,真性情得到了許了贊美,人們歌頌敢于展現(xiàn)真實自我的勇氣,這是社會渴望真誠的意愿體現(xiàn)。
究其原因,當這個社會強調看本真人格的美好,其背后原因引人深思。我想是因為人的社會性迫使每個人都應當服從社會群體,融入社會,才能得到他人的關懷。而在此過程中,為了合乎道德范式,人不得不舍棄自己獨有的或是小眾或是在人眼中難以接受的特點,將個性隱藏。當每個人都戴上面具,在此時一個個性鮮明的本真人格突然跳出,人們傾慕的是他的勇氣,敢于表達自我的真誠。
這樣的本真人格當然值得贊美。哲人也曾說過,沒有“癖好”的人自然也不會有深情,不宜與其深交。費雪是近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有人稱之為完全的天才,亦有人稱他是滑稽的喜劇表演者? 米芾也被世人戲稱為“米癲”,又酷愛石頭,也叫“石癡”。但他們沒有受到世人的嘲笑,而是用自身創(chuàng)造的價值,結合獨待的個人魅力,收獲世人的敬佩與喜愛。以之為例,可見本真的性格是值得世人贊美的,它體現(xiàn)了一個人在世上區(qū)別于他人的獨特性及人格魅力所在。
然而,如若在充分展現(xiàn)本真性情后卻沉溺于外人贊美中,卻就不克制住妄自尊大,無禮與輕慢也從本真中催生。如今許多人崇尚“嘻哈精神”,認為他們總是保持真實,但那些下三濫的詞作與不合乎社會價值正確的觀念也在侵蝕其自身與聽眾的心靈?!罢妗敝泄逃锌少F,但也不乏人類原始野蠻的天性,那些粗俗于表面的原始追求,對物欲毫不克制的貪婪,卻是我們應該克服的。在追求“真”的道路上,更要懂得合乎道德規(guī)范的張弛有度。
因此,當一個人失去本真,只將道德規(guī)范內化于心,那他便會淪為無趣,沒有內在靈魂的人;而 當一個人盲目于放大自身本身的真,趨于自大,將自身人性中不好的缺陷放入視覺盲點,都不會構成一個完整的人格。合乎道德規(guī)范是一個人身處社會的基礎要求,而本真的個性是每個人在此基礎上的自由發(fā)揮,彰顯個人魅力的方式所在。二者缺一不可,唯有相輔相成,才能讓我們向“完美人格”不斷靠近。
只有在追求真實的同時,不乏合乎道德“善”的保留,才能真正體現(xiàn)一個人的“美”。愿我們都能成為有溫度,有道德的人。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