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應該在什么場合承認自己的渺小嗎?在智慧面前,在美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但不是在人群面前,在人群中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尊嚴。
要求:
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
②不少于800字;
③明確文體,詩歌除外;
④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整體把握】
本題為材料作文。寫作的時候要注意認真審題,材料中所提到的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是我們在什么地方可以承認自己的渺小,一是我們在什么地方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尊嚴。后一層含義是重點,也就是說,這篇作文最準確的立意是:一個人在人群中不可以承認自己的渺小,而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尊嚴。
這句話是從正反兩方面講的:“不可以”和“而應該”。主語是同一個人。該文的中心應該講人的尊嚴——個人的尊嚴;講國家或民族的尊嚴是不符合題意的。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該文講尊嚴有一個限制條件,那就是“在人群面前”、“在人群中”,這兒的“人群”就是“人”的意思,是相對于原句中“上帝”“智慧”“美”“大自然”這些非人格的事物而言的。
【參考例文】
總是有人不知“渺小”
作為俄羅斯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契訶夫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信奉上帝,他苦求知識,他向往美,他敬畏自然與智慧;在這些事物面前,他覺得自己很渺小,甚至低到了塵埃里。他第一次與朋友一起打獵,槍響之后,一只鷺絲落在腳下,痛苦地掙扎著,這讓契訶夫手足無措,他實在不忍心看它受罪,他閉上眼睛,折斷了它的脖子。他從此再也不打獵。他堅信人類大自然面前應該是渺小的,人類沒有權力主宰大自然。
他在人群中永遠保持著尊嚴,也為別人爭取尊嚴。他去薩哈林島(中國稱庫葉島)實地考察監(jiān)獄的情況,后來,他專門寫了一本厚厚的《薩哈林游記》,這可不是普通的小資文學,里面全是對犯人情況的記錄。此書迫使沙皇政府改善了境內(nèi)犯人的待遇。
渺小與偉大,尊嚴與良知,在契訶夫身上結合得多好。
人性是很復雜復雜的,契訶夫一類者,其實是少數(shù)。而在一些所謂偉大者的身影上,我們卻沒有發(fā)現(xiàn)美德與尊嚴。如同《丑小鴨》中的那位胖胖的功勛老母鴨,她以一位偉大者的形象而出現(xiàn),而其內(nèi)心只想多得到一個鱔魚頭。仔細打量周圍,這樣的“偉大而渺小”的“母鴨”還不只一個、不只一群啊。最可悲的是,其本人也覺得自己偉大。
周圍的另某些普通國人?他們是怎么做的呢?他們敢在長城上、故宮文物上刻上“到此一游”,他們在歷史、文明、文物、美的面前,反而一下子自高自大起來。一位南京的小學生竟然把名字刻在了埃及神廟的石頭上,那些石頭是世界級文物,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他的父母竟然能舉著他,讓他在上面刻畫。他們覺得這是偉大的光榮、大大的面子!
名山大川,他們敢鏟平填平;千年古跡,他們敢開推土機;他們敢在一個早晨,掃蕩一片有一萬年歷史的茂盛森林;他們什么都敢吃,他們什么錢都敢貪,他們總覺得自己是主人,牛得很,偉大得很。他們不害怕蒼天在上,他們不在乎良心在胸。
沒有良知與敬畏,所以,他們自認為“偉大”;沒有信仰與比照,所以,他們從不知何謂“渺小”;我們說他們可悲,他們說我們可笑。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lián)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是網(wǎng)絡轉載或網(wǎng)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nèi)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