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信息時代來臨,人的關系超越地域限制,在網絡世界里交織糾纏。而現實的世界中人卻交流得越發(fā)少了,與家人和親戚漸漸成了相互的陌生人,人與人隔絕,每個人都成為一座孤島。
這種現象,在班里同學中引起熱烈討論。
請你以“在這個時代,我們年輕人該如何自處”為主題寫一篇演講稿,闡述你的觀點。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題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作文題,主要引導考生理性思辨、健全人格,增強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題目語料源于生活,直接針對當下青少年沉溺網絡、遠離現實的文體,可謂文章合為時而作,既體現了任務驅動型作文題的針對性,也考查價值觀和思辨能力。題目屬于關系型話題,對網絡和現實的闡述不可偏廢,要注意從分析到綜合,不可片面談網絡的利弊或者親情友情的可貴。
優(yōu)秀范文
看清網絡泡沫,擁抱現實人生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同學們,智能手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可以讓我們隨時獲取信息,棲息精神;它使我們的交際沒有了“圈”,千里可咫尺,天涯若比鄰。然而過猶不及,我們在網絡世界里交織糾纏,離開網絡,卻仿佛一座座孤島。
連春節(jié)回家也個個“沉浸式”人機對話,把父母晾在一邊,以至人民日報都呼吁“放下手機,多陪親人”。疫情期間有人被隔離三周,問他感覺怎么樣,笑答“沒區(qū)別,社區(qū)工作者替代了外賣員而已”?!澳茈娫拕e見面,能微信別電話,能文字別語音”,“能線上別線下”,“為了避免和熟人打招呼,繞路800米”,社恐癥成了時髦病,網絡時代人人皆是孤島,此種現象原因何在?
首先,青少年對未知有強烈的好奇心,網絡恰能投其所好,不斷填喂可口的信息,處處都是趣味、時時都有新鮮,讓人沉溺在五光十色的信息泡泡里樂不思蜀。有同學戲曰:一時上網一時爽,一直上網一直爽。對于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來說,近在咫尺、極其熟悉的親人朋友可真是缺乏吸引力,自然相顧無言。
其次,克制是美德,放縱才是天性。生活中的交流需要察言觀色、需要控制表情、需要禮貌周全吧?而網絡交流使身份淡化、禮儀簡化、規(guī)則弱化,文字遠比面對面即時性的口頭交流輕松得多,網絡交流實際上成為放縱惰性、舒適隨意的人機對話。卸下了現實交際所帶來的負擔,“躺平”在網絡交流的彩色泡沫里任意悠游,你說是不是很容易上癮呢?
可是,同學們,越是沉溺于網絡的簡單快捷,我們將越孤獨。
且不說網絡交友受騙的極端事例,君不見多少沉迷網絡的少年非但找不到遠方的詩意,反而迷失了現實與虛幻的邊際,變得孤僻、封閉、焦慮,生活中與人交流時,常常語無倫次、面紅耳赤,不僅疏淡了親朋關系,忽略了最寶貴的情感領地,而且作為社交弱勢群體,將來也難以立足社會。享受網絡上的歡愉,最后卻發(fā)現,越熱鬧越孤獨。
朋友們,越是沉溺于網絡的簡單快捷,我們將越脆弱,越難在現實中實現自我。
荀子有言“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辯也。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故人道莫不有辯?!狈叛郛斚?,高壓的生活節(jié)奏已經消磨了天倫之樂、同窗之誼,如果再讓網絡火上澆油、推波助瀾,恐怕空心病會越來越重,人之為人的獨立、尊嚴和幸福會少之又少了。唯有厘清虛幻泡沫和現實生活,提升自控能力與個人魅力,做網絡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才是和諧人生的長遠之道!
同學們,不要再依賴于鍵盤上噼里啪啦的交流,不要讓自己和親人成為網絡雙刃劍的犧牲品。
放下手機,用你暖暖的微笑、關切的眼神、積極的行動去獲取最踏實的情感。遠處是風景,近處才是人生;網絡是虛幻的,現實才有血有肉。同學們,情感需要面對面,內心才更豐盈,請活在當下、珍惜眼前,擁抱現實人生!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高二六班
小明
2021年8月31日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系方式:2645034912@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絡轉載或網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